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2024年,金华市妇联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把和美庭院建设作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切入口”,用好“联”字优势,做好“美”字文章,通过广泛宣传、层层发动、示范带动、多方参与,团结引领全市广大妇女群众及家庭积极投身和美乡村建设,以庭院“小美”扮靓乡村“大美”,以“家庭文明”涵育“乡风文明”,建设美丽环境、做强美丽经济、创造美好生活,为推动新时代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贡献更强巾帼力量。
“一户一景色,一院一春秋”。为深入推进全市和美庭院建设工作,现将全市各地和美庭院建设经验做法和成果集中展示如下。
4月19日、5月15日,市妇联召开深化“千万工程”和美庭院建设现场会、“浙礼好家庭 八婺幸福家”家庭家教家风宣传月暨平安家庭建设推进会。市委副书记、社会工作部部长、政法委书记陈孝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突出关键重点、持续精准发力,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助推赶超发展大局。要进一步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健全激励帮扶和礼遇机制,开展节日家庭特色活动,推动文明新风沁润八婺大地。要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质效,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抓牢专家、导师、志愿者等关键队伍建设,增强关爱保护合力,传递家庭教育正能量。要进一步推动家风文化传承,挖掘提炼家风家训,弘扬新型婚育文化,以良好家风传承带动社会好风气形成。要进一步夯实家庭平安基石,深入推进百万家庭共创平安行动,提高家庭自治水平,强化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加大全民普法力度,以家庭平安和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深化“千万工程”和美庭院建设现场会上,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严小俊作具体部署。各级妇联组织要围绕中心大局,在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大胆实践,主动担当作为。广大妇女要争做美丽家园建设者、产业发展的先行者、家庭美德的传承者,助推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有机融合与发展,在金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半边天”作用。聚焦美丽家园建设助推生态文明,开展“妇女当家、垃圾分家”“环境整治、家家和美”等活动,全面参与村庄净化、绿化、美化。聚焦和美乡村建设助推乡风文明,将家庭家教家风融入“和美庭院”建设中,引导组织妇女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移风易俗。聚焦和美庭院建设助推产业共富,推动“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转化,做深“乡愁文化+舌尖产业”“妈妈的味道”与农旅融合、巾帼直播融合发展。2024年,我市共打造和美庭院2.26万户;常态化开展各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实践活动、环境整治1803场,参与12.31万人次;开展“千村万户亮家风”家庭家教家风巡讲活动520场,吸引6.8万人次参与;举办女性优势产业技能培训686场1.7万余人次;举办“妈妈的味道”共富市集132场,销售327万元,绘就了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金东区妇联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农村工作会议工作部署,凝聚合力,引导广大妇女群众以家庭“小美”助力城乡“大美”,以“小家”文明影响“大家”文明,深入推进新时代和美乡村建设,全力打造宜居宜游、善治融合、改革创新的和美乡村,让金东乡村出彩出圈,让共富成果可感可及。
作为全省最早开展“美丽庭院”建设的县(市、区)之一,金东区以“庭院环境美”为建设标准,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美丽家庭”建设行动。区妇联立足本职,“线上+线下”持续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充分发挥公众号、美丽大姐志愿服务微信群作用,鼓励家庭创作反映生态文明主题的文艺作品,大力宣传“和美庭院”建设的重要意义,引导广大妇女争做最美庭院女主人、领头雁。线下通过举办文化节、文艺汇演等活动,融入生态文明元素,提升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创造意识。积极挖掘并培育“和美庭院”户,展示和美庭院建设成果,分享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的成功经验,激励更多家庭参与到“和美庭院”的建设中来。近三年共建设“和美庭院”示范村40个,达标村120个,示范户3万户,为新区打造出更加美丽的环境。
深化“美丽庭院+美丽经济”的模式,把和美庭院建设融入八仙积道和仙佛诗歌共富带建设,充分利用庭院闲置土地美化环境,为广大妇女提供增收致富的渠道,真正实现从卖“盆景”到卖“风景”。如赤松镇大源村是盆景种植专业村,村上80%的村民都种植盆景。借助建设“和美庭院”的机遇,妇联执委带着村里的妇女姐妹积极投入到庭院建设中,把农家庭院变成盆景展区。小小盆景成为增加农户经济收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加上直播带货的助力,全村的盆景产销两旺。再如赤松镇北山口村因佛手而闻名,连续举办的“佛手节”,为村上带来大量游客,不少客商都是看见庭院里的盆景下订单。村里的女性带头人邢燕组织在家的妇女学习插花,用佛手果的花型、剪带枝果搭配鲜花,做成佛手创意花篮,教大家在直播间售卖,通过改变销售方式进一步激发农村妇女创业就业的积极性,带动妇女就业增收。
深化“党建带妇建”机制,党员干部带头干,开展党员干部户“一庭院一网格”,发挥其在和美庭院建设宣传、指导和监督作用,引导广大家庭自觉投身“千万工程”。妇联执委帮忙干,对孤寡、残疾等生活不能自理的困难家庭,开展妇联执委“1+X”和美庭院建设行动,对结对帮扶家庭做好指导、督促及检查。组织妇联执委开展小组与小组、村与村之间的建设成果交叉检查,夯实“门前五包”、庭院美化、垃圾分类等工作成效,进一步巩固建设成果。美丽大姐在和美庭院建设的同时,不忘走访关心困难妇女和家庭,关爱一老一小,及时排查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网格,助力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永康市妇联“以庭院小美,绘就乡村大美”作为核心目标,将和美庭院建设作为乡村振兴与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抓手,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和美庭院建设活动,2024年全市新建和美庭院 2750户。
采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宣传模式,深入各镇(街)、村(社区),全面激发妇女群众的建设热情。通过设立宣传展板、悬挂横幅、发放2万份宣传资料及倡议书,营造了浓厚的建设氛围。线上,依托广播、电视、报刊及“永康妇联”微信公众号、“丽州女性”等新媒体平台,开设“和美庭院建设小课堂”,分享实操教程与成功案例,提升群众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线下,举办“永康女匠 智慧课堂”系列园艺讲座,免费送课进村文化礼堂,传授家庭绿化、园林景观设计、常用绿植功效及养护等内容,并组织实地观摩与经验交流活动,进一步拓宽了和美庭院建设的视野与思路。
在全市范围内精心评选出一批和美庭院户,作为建设标杆,通过组织观摩学习会、经验分享会等形式,激发周边家庭的参与热情,形成“一户带一片,一片促全村”的良好氛围。通过示范引领,进一步激发基层妇联组织、广大妇女群众和家庭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美丽永康建设。如唐先镇秀岩村,通过党建引领、巾帼志愿者行动,成功打造和美庭院示范村,荣获“省和美庭院特色村”殊荣,其成功经验有效激发了村民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更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和美庭院建设热潮,共同绘就了乡村美丽新画卷。
坚持以“家家参与、户户提升”为目标,围绕“六美”标准,因地制宜地推进和美庭院建设工作。针对庭院条件的不同,分类施策。鼓励条件优越的庭院追求更高层次的美化,如增设绿植,打造景观小品;而针对基础条件较弱的庭院,则重点引导其开展清洁整理,改善基本居住环境。通过实施分类指导策略,有效提升了和美庭院的整体建设水平。
巾帼志愿服务是永康市妇联开展和美庭院建设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全市网格型妇女小组、格姐的作用,坚持宣传教育、广泛引导、实践养成相统一,组织志愿者开展绿色家庭、垃圾分类、和美庭院建设等检查308次,发放宣传资料1.2万份,让美丽永康建设入脑入心。定期组织妇女群众到绿色家庭、和美庭院示范户家中观摩互学,让广大妇女和家庭在相互学习中启发提高,激发妇女和家庭参与美丽永康建设热情。
武义县妇联坚持“以点带面、片区先行”的工作思路,围绕“六美”建设标准,统筹布局,创新举措,引领广大妇女和家庭系统推进和美庭院打造工作。2024年全县新建和美庭院1705户,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实现了以庭院“小美”聚合乡村“大美”。
武义县妇联通过成立一支和美庭院建设格姐指导队伍、制作并发放一批“和美庭院”宣传用品、出台一个以奖代补政策、挂牌一批和美庭院等“四个一”行动,让“庭院”建设活起来。同时积极发挥格姐巾帼志愿者力量,通过妇联执委一对一帮扶庭院建设、组织开展免费上门指导、发放“和美庭院”宣传品、召开庭院建设座谈会、开展现场观摩学习活动、举办庭院建设经验分享沙龙等,持续深化庭院建设成效。
结合乡村连片提升,在和美乡村重点片区率先开展和美庭院建设工作,以柳城车门村、三港章湾村、白洋后陈村、泉溪上潘新村等村为重点,打造和美乡村先行区。其中,上潘新村新建20户和美庭院建设户列入泉东(上潘新)村“感恩奋进促振兴”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专项行动。
积极培育“庭院+”,把庭院建设与本土文化、民间美食、旅游资源等相结合,着力打造“一村一院一景一业”,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增强了妇女居家创收能力。通过“和美庭院”串联起“妈妈的味道”“和美民宿”等“家门口创业圈”创业品牌,通过“庭院+妈妈的味道”“庭院+民宿”,打造了雷家民宿、善渡民宿、随园等10余家庭院经济品牌,变和美庭院成美丽经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本文由:178体育直播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