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彰显着城市内在气质,凝聚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近年来,齐河县始终秉承“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发展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高品质城市,开创新时代现代化新齐河建设新辉煌。
“最早这里是一条臭水沟,大家都避而远之,后来经过多轮规划改造,变成了现在绿树成荫、设施完善的倪伦河公园,每天都有很多人在这锻炼身体、避暑乘凉。”家住沁园春小区的王女士道出了倪伦河公园的“前世今生”。
像这样“变废为绿”“变荒为绿”的例子,在齐河并不少见。近年来,齐河县围绕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活环境的需要这一现实要求,将生态宜居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中,把城市公园建设作为绿化提档升级的“助推器”。截至2024年初,全县城市绿地面积2053.31公顷,绿地率达40.03%,“推窗见绿、出门见景、随处可歇”已然成为齐河人特有的幸福。
随着人民群众感受自然、亲近自然的新需求新期待不断提高,齐河县积极推动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今年新增城市公园绿地3处,面积超7.2万平方米,在开放共享区域内可以搭设帐篷、野餐、户外拓展、户外团建、婚纱摄影以及开展文化、科普教育等活动,为市民提供“走得进”“坐得下”的城市绿色空间。
优美整洁的环境令人赏心悦目,浓郁厚重的文化方能沁润人心。走进齐河垃圾分类主题公园,设计新颖的垃圾分类宣传标语随处可见,由垃圾分类四种颜色组成的四色跑道贯穿整个公园,令人耳目一新。公园中的游乐设施都是由回收利用的垃圾建造而成,与公园环境氛围融为一体,市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还能学习到垃圾分类的各种知识,让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我经常带孩子来这里玩,还遇到过很多次志愿者开展活动,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已经成为家里公认的‘垃圾分类小能手’了。”正带着孩子在公园散步的居民刘钰说道。
据了解,齐河县立足本地文化特色,充分盘活利用“零散地”“边角地”“闲置地”,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主题公园和“口袋公园”,根据不同公园的主题、面积搭配绿植,设置座椅、健身器材、果皮箱、文化宣传栏等公园配套设施。截至目前,齐河县已建成公园游园121处,数量、规模均位居全省前列。
在高标准推进公园游园建设的同时,设施维护、修缮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为保障市民的游园安全和体验,提高公园广场品质,维护城市文明形象,齐河县构建起“责任单位+创文志愿者+市民群众”的三重“公园基础设施保障”体系。
由相关责任单位定期对县域内游园公园进行检修,特别是将儿童游乐设施及健身器材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及时更换磨损部件,确保无尖锐边角、松动螺丝等安全隐患。同时,依托每周定期开展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活动,大量“红马甲”志愿者走上街头、走入社区、走进广场公园,把志愿服务过程中发现的各类设施损坏问题集中报送至县创城办,由创城办将问题汇总后派发至各责任单位,要求其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督导。截至目前,齐河县共有在册志愿者近20万名,志愿团队3792个,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志愿力量”。当市民在游园过程中发现需要修理维护的设施时,可以随时打开手机通过“创文爱齐拍”小程序或“5674567创文热线”将情况反馈至县创城办,由创城办统一派发处理并将落实情况反馈给市民,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整改反馈”的工作闭环,极大提高市民对城市建设、治理的参与度与满意度。
“公园广场是展现城市文明文化内涵的符号,是事关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重要场地。无论公园的主题、面积,我们都在建设、维护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无障碍化、适老化和儿童友好化需求,让全体市民都能享受到城市经济、文明发展成果,这也正是我们贯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宗旨的体现。”齐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王建说。
本文由:178体育直播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