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智库 以首善标准打造“北京服务”——优化政务服务的北京经验(下篇) 原创 政策战略研究中心 民生智库 收录于线个内容
近年来北京市深化“放管服”改革,线上线下相结合完善政务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成为增强北京市营商环境吸引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有力抓手。民生智库通过梳理北京市近五年政务服务部分政策信息,总结北京市持续提高审批效率、优化政务服务的经验做法,从深化服务理念、抓好政策通达和信息公开、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矩阵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今日推出北京营商环境经验研究系列第四篇《以首善标准打造“北京服务”——优化政务服务的北京经验(下篇)》。
(一)大力开展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按需开展个性化服务,优化企业群众办事体验
一是落实办事指南标准化。北京市在每一轮新政出台后,组织各部门积极开展政策宣传解读,线下印发全市统一的办事指南、流程图,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资料栏展示,供办事人员自取,同时采用易拉宝、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在大厅动态展示新政要点和操作流程。线上通过政务服务平台、各部门办事平台、移动端和自助端等渠道及时公开公示最新办事指南,并形成新政解读二维码线上线下同源发布。
二是实现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建设标准化。北京市目前已建成1个市级、“16+1”个区级(“1”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若干乡镇(街道)级政务服务中心和村(园区、商圈、楼宇)级政务服务站的四级贯通的政务服务体系,每个大厅均配备咨询服务、窗口服务、自助服务、休息等候等功能分区,部分区还免费提供签字笔、剪刀、印泥等办公用品和免费复印打印等便民服务。
其中,2021年升级改造后的丰台区政务服务中心实现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图书馆与政务服务空间深度融合,建设无障碍设施、母婴室、阶梯式休闲阅览区等共享设施,室内广布绿植,采光适度,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办事氛围。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布局合理、整体风格现代感突出,该区持续优化完善智慧服务平台,努力实现15分钟政务服务圈全覆盖。9月13日,充满科技感和智慧感的北京市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已正式运行,可24小时自助办理京津冀业务。
三是开设“办不成事”窗口和延时服务。目前北京市各区政务服务中心均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多次办理不成功的“疑难杂症”提供专门渠道,重视群众诉求,及时汇集问题、针对性分析解决问题,已成为解决难题的“直通车”,该窗口在布局上多与总服务台相连,方便咨询和办理事项。同时,北京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均已开通“午间不间断”和“周六不休息”延时服务,中午午休时间和周六9时到13时,各级大厅均有窗口开放,为上班族提供贴心便民服务。
一是逐步完善“一网通办”。北京市当前已建成首都之窗和北京市政务服务网站、北京通APP、北京政务服务小程序(含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和百度小程序)为一体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各渠道使用全市统一身份认证体系,用户只需一次注册即可享受北京市政府各相关部门提供的政务服务。其中北京市政务服务网已进驻市级部门65个,可提供分主题、分部门、分人群和分生命周期的全流程企业和个人服务,设立“跨省通办服务专区”、“老年人服务专区”、“京津冀一网通办服务专区”等专区,企业办理开办企业、建筑许可、电力报装、不动产登记等事项均可通过该网站对应事项端口进入。
二是深入推进“全程网办”。自实施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政策以来,北京市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持续完善在线申报、在线审批系统,推动政务数据和信息互通共享,实现办事人员“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不用跑”。其中,开办企业、不动产登记(含个人存量商品房买卖和企业间存量非住宅类房屋买卖)、获得电力和部分办税事项全程网办效果明显,办事流程和手续大幅精简,办事效率有效提高,当前北京市“e窗通”线上服务平台已实现开办企业当天办结。据悉,“十三五”期间,90%以上的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已实现“全程网办”。
三是探索实施“跨省通办”。北京市大力开展京津冀“一网通办”,京津冀地区办事人员办理公积金查询、安全生产许可、社保转移等事项均可在北京市政务服务网上办理,新启用的北京市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在自助区并排摆放北京、天津、河北政务服务便民自助终端,方便市民自助办理京津冀业务。海淀区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展跨省通办,佛山、四川等多地协作开展跨省办理业务,顺义区与天津市津南区、山东省滨州市、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公开数据显示,北京市已实现211项“跨省通办”事项。北京经开区、天津经开区、广州经开区于2021年8月6日通过“跨省云签”方式签署合作协议,成为全国成立的首个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合作联盟,正式启动三地国家级经开区268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一是持续探索审批事项和证明材料告知承诺制。北京市自2020年4月发布告知承诺审批管理办法以来,分别于2020年4月、9月和2021年3月推出共计149项告知承诺审批事项清单,2021年1月和3月分别发布17项和11项告知承诺制证明,并公开事项告知承诺书、证明告知承诺书模板,持续精简办事材料和手续。
二是大力实施“减证便民”,持续清理不必要证明。北京市自2016年起全面清理、规范、优化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各类繁琐证明,持续精简办事材料,在5年内共取消311项办事证明,取消重复提交的证明材料或资质文件,为办事企业和群众带来较大便利。
三是持续清理规范中介事项。北京市自2016年起,通过直接取消、转为政府内部服务和取消第三方证明强制性的方式深化简政放权、精简审批材料,持续开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理规范,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分别在2016年12月、2017年6月、2018年3月、2019年9月和2021年2月累计清理规范五批共300项中介服务事项。
四是在开发区创新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和“一业一证”许可办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市设立首个行政审批局,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以“标准+承诺”最大程度精简审批环节。同时,开发区针对便利店、超市、书店、药店等涉及许可事项较多的行业实施“一业一证”许可,企业按一次性告知单准备多个实际经营范围相关事项审批材料,审批部门向企业颁发一张载明相关行政许可信息的综合许可证,有效降低该类行业准入成本,极大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一是持续探索“区块链+政务服务”。北京市海淀区从2019年起开始试点区块链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通过打通审批环节存在的技术壁垒、促进数据高效共享、安全传输及应用,已落地实现多个区块链政务服务场景。2021年海淀区还以自主可控的长安链联盟为基础,特色打造“区块链+跨省通办”政务服务新模式,与佛山、天津、河北、四川、怀柔区等7个省、市和地区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打破地域限制,运用智能化科技手段保障企业办事人员“异地办理”的便利度和安全性。
二是逐步推广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发票。北京市新设立企业在发放实体证照同时,同步发放电子营业执照;在完成不动产登记流程后,可下载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北京市计划于2021年度内实现纳税人24小时在线免费享受到电子发票申领、开具、交付、查验等服务。北京市朝阳区已完成电子印章信息化开发与安全防伪保障工作,将文字防伪水印、图形防伪水印与防伪二维码相结合,确保文件安全有效,该区多个部门已在“合法合规信息查询”专窗正式应用电子印章,2021年北京将逐步推动电子印章在数字版权保护、物品防伪、产品溯源、电子发票、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行业领域的全面推广。
作为北京市营商环境工作未来五年的行动纲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已正式发布,明确“打造‘北京服务’卓越体验,成为人民满意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最佳实践”,下一步北京市将持续深化改革、优化服务,做好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持续发挥创新引领示范作用,努力建成与首都功能发展需要相一致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高地。其中,在政务服务方面,可在以下三方面重点发力和优化完善。
一是从上至下深化服务理念和意识,提升全市整体服务水平。推动业务部门、服务部门和大厅工作人员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从上至下、由点及面提升全市各层级、各区域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优化北京市政务服务环境。
二是充分立足企业和群众视角,做好政策通达和政务信息公开服务。以需求为导向,掌握服务群众和企业“最后一公里”存在的堵点痛点,用企业和群众可高效精准获取信息的渠道、可快速理解的语言,完善“政策找人”、“数据匹配”等优惠政策直达机制,以政务公开闭环助推政务服务效能提升。
三是切实保障政务服务体系内各渠道路径稳定畅通,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矩阵。持续优化迭代在线操作系统,保障系统稳定性、畅通性,提升线上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人性化。完善各类热线电话服务,畅通电话咨询和辅导,提升电话服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优化和增加自助终端办理事项,进一步推动更多事项“全市通办”,完善“7×24”小时自助服务。
民生智库是中国最早专注于公共事务领域的社会研究智库,也是国内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政府合作智库之一,连续两年成为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退出评估唯一社会智库,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委托单位,拥有国内唯一专注于民生领域的大数据研究院。
智库秉持“真实社情民意、权威评估咨询”宗旨,以“为社会思考、为国家献策、为人民发声”为己任,关注民生,体察民情,聚焦民意,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破解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难点问题,为我国政府提供政策决策依据和咨询建议,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在公共事务研究领域独树一帜。
点亮「在看」,大家都知道 ↓↓↓:,。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民生智库 以首善标准打造“北京服务”——优化政务服务的北京经验(下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本文由:178体育直播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