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择:景观人薪资水平178体育直播如何?怎样选择工作?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5-17 01:01:31    浏览:

[返回]

  事情是这样的,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各地大学生发起了一项关于就业的调查,回收了2700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64.33%的受访大学生希望毕业后能进入互联网行业,其中有67.65%的大学生,评估自己毕业十年内会年入百万。调查一公布,立即火爆全网。

  开个玩笑,2700份的问卷调查相较于上千万大学生,实在没什么可信度,这篇调查多半也是为了博取流量。但有一说一,它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反映了当下的某种社会错觉:以为钱很好赚,年薪百万不多见,毕业后月薪过万总该理所应当吧?

  来,我们正视一下现实。根据正规第三方机构“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薪酬情况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计算机软件的应届生薪酬最高,平均月薪达8012元,其次分别为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6920元)和通信行业(6756元)。

  再来对比一下“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秋季大学生就业报告》,研究生的起薪才7000多,虽说以后肯定会涨,但月薪过万肯定不是社会主流,遍地都有。

  在上一篇《就业:为什么建议你谨慎进入设计行业?》文章中,我从宏观环境、人才竞争和商业模式三个方面,为你详细分析了设计行业所面临的诸多窘境,并真诚的建议你:现实不乐观,入行需谨慎。

  如果是以“月薪过万”为标准,那我肯定立刻劝退,而且估计90%的行业都不太适合你;

  如果你心态比较平和,也有意从事景观设计行业,那我们倒是可以认真讨论讨论“比较真实”的专业薪资状况,以及工作选择问题。

  先来说薪资状况,事先声明一下,我所掌握的信息,也是从调查数据中获取的,由于会受到样本量大小和随机性高低的影响,所以这些数据未必准确,不同报告间也会有差异。

  第一组,是我们刚刚提到的《2020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薪酬情况分析报告》和《2020秋季大学生就业报告》,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定位景观/风景园林行业的薪资等级。

  “智联招聘”对2019届毕业生一年后的薪资水平进行了跟踪调查,数据显示,“风景园林”排名41名,平均月薪5091元,在百强榜中,我们处于中等偏上,并没有太差;不过相比于土木工程、建筑学,还是差了一大截。有意思的是,“风景园林”竟然超过了“城乡规划”,这和我们以往对学科地位的认识不大一样。

  此时我们再来对比一下“起薪行业排名”,景观行业四舍五入也算半房地产行业,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再不济,也是跻身了TOP行业啊,只不过是其中的小工种罢了。虽说近些年房地产日子比较难过,但也大概是从第一第二,掉到了第五名,没有想象的那么惨,只是我们身处风浪之中,所以感受到的颠簸比较强烈。

  第二组报告,来自我大学舍友发起的一项《景观毕业生从业调查研究》,能够给我们提供更加细分的工作选择分析、以及相对应的薪资水平分布。

  毕竟是个人号召的调查研究,所以样本量比较有限,从5月份开始,截止目前共收到1123份问卷反馈,虽说已经能开展一些分析,但他还是希望能为景观行业的同行们,提供更加丰富准确的数据结果,在选择工作时助大家一臂之力。所以在此推荐大家关注gzh“景观蛙”,如果你已经工作了,恳请填写下方的调查问卷。

  因为他平时工作很忙,完全是在用业余时间做数据整理分析,所以非常需要大家的力量,一起鼓励他不要“偷懒”,把这项工作继续下去。下面,我以问卷样本数最多的北京市为例,带你一览帝都的景观薪资水平。在收到的240份调查问卷中,年龄为“24-27岁”的占比最多,为60%。其次是“28-32岁”占比为31%。

  其中硕士学历占比66%,本科占比28%。凭我自己的经验感受,本科生想留在北京确实不太容易,竞争还是蛮激烈的。当然,这也不排除问卷推广力度不足的因素。

  景观同行们毕业后所从事的单位类型,主要以“国企/设计院”为主,占比52%。一线城市的地产公司,人员需求已经比较饱和了,从业人数只占8%;但在二三线城市,设计师应该会更容易转行到甲方。

  下图是“学历&单位类型”和“工资&单位类型”的综合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设计院和设计事务所对学历要求都是比较高的,但在薪资上,事务所仿佛更有优势。如今各类快题、留学、软件的培训机构非常火热,倒也是一条择业方向,且薪资并不比设计院差很多,工作应该也较为自由,但可能长期来看,职业发展路径尚不明朗。

  如果我们再综合“不同学历就业时长”和“薪资”两项指标分析,结论非常明显,别说读研没有用,能考的话一定别犹豫。

  根据“智联招聘”调查统计的毕业生起薪,本科生是5102,研究生是7337,如果你是一名坐标北京、或即将毕业留在北京的景观设计师,那你的薪资待遇大概率超出平均线很多啦。其他城市我不太清楚,数据量不够,也许比北京稍差一点,但我猜大概率能在平均线以上。

  综合以上两组报告,从纯理性角度而言,风景园林/景观肯定不是挣大钱的专业,但处境也绝没有各位“劝退”博主们说得那么差。也许未来会继续下行一段时间,也许会触底反弹,这取决于国家政策以及不同公司具体的业务选择,很难去预测。

  不过话说回来,作为一个非刚需的专业,处于平均水平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非要和互联网行业看齐,有点不切实际,何况互联网早晚也有回归均值的那一天;回想十年前,景观行业也一度暴利,只怪我们没生在好时候啊。

  了解完总体的薪资状况,接下来我们聊聊具体的工作选择,是去大院好?还是进小团队?或者考公务员呢?

  很多人会直接根据薪资待遇、是否加班、有没有福利等因素,来决定是去大型设计院、小型事务所或政府部门工作。

  但考虑这些因素,只是在外围打转,并未触及工作选择的关键。我们不能只看当下的经济回报,也得考虑能力成长、人脉资源等。我们重点要关注的,是不同平台的工作方式有哪些不同,工作方式不同,代表着你接触项目的类型、资源视野、成长环境都不一样,当然收获也会不一样。

  如果你和同学毕业后选择了完全不同的平台,5年后,你们的能力可能会天差地别。我这里所指的不是能力水平高低,而是能力类型会迥然不同。

  所以在选择工作单位前,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进入的是什么类型的平台,在这里你将收获何种能力,以及用什么样的姿态学习才能更快成长。

  假如是进入大型设计院工作,你将有机会参与世园会、园博会、大型公园设计、城市设计这类的大型项目。因为身处大平台,所以你能近距离看到顶级设计师做出的方案;你能见识到一项复杂工作是如何多方配合完成的;甚至大院还会经常举办行业会议,你将有机会接触最前沿的信息,领略山顶的风采。

  但收获这些资源,并不意味着你能得到全面的成长。因为在每日具体工作上,你大概率只会负责局部的任务,做效果图、排PPT;而要等你慢慢升到一定职级,才会真正接触到项目方案的商讨、和甲方汇报沟通、项目合同的拟定、项目进度的协调等,此前你可能都没机会参与,所以也就比较难获得全面的成长。

  如果你在独立的事务所工作,参与大项目的机会怕是不多,资源肯定也不如大设计院那么丰富,但好处是,你能参与项目全流程的工作。(毕竟人不多,所以全员都要有打冲锋的能力。)

  在项目初期阶段,你就可以和业主直接沟通,从而迅速锻炼出和业主沟通的能力以及谈判能力。

  在概念方案阶段,即便你是新人,只要想法足够好,就有很大概率被采纳,并由你主要负责,从概念雏形逐步深化成为一个可落地、可实现的设计方案,你可以积累下属于自己的作品。

  到施工阶段,你会和材料供应商、施工方等进行大量的协调工作,毕竟真正决定项目能不能做好,主要看施工。

  不仅能力更综合,在一家优秀的小团队,你的成长速度也会比较快。分享一段我自己的经历,在我曾经就职的那家小型事务所,项目启动前,负责人都会领到一份《项目管理手册》,每到一个阶段,都要对手册中提到的问题进行详细填写。我节选其中的一些内容:

  我们提出的解决途径从客户展开工作的角度来看,具体的工作抓手和推进过程应当是怎样的?

  与客户达成了哪些共识?客户存在哪些方面的担心、顾虑?修改意见是什么?有哪些修改思路?

  为解决客户最关心的问题,实现本项目终点效果,初步方案成果一定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及实现路径是什么?

  不好意思,估计你已经看晕了,我以前从事的岗位更偏策划和咨询,所以语言体系和设计行业不太一样。

  ,能如实看到负责人在客户理解、问题思考、方案判断上,是否考虑清楚,在哪些环节需要提供帮助。

  ,可以循着问题框架,倒逼自己检验是否每个环节都思考清楚了;同时还可以参考其他项目组的《管理手册》,学习那些有经验的前辈是如何推进工作的。

  ,可以通过手册内容,帮助你跳出眼下局部的工作任务,站到负责人的视角看到更高层级的问题,从而时刻对齐目标,也让自己更快成长。

  手册本质上是一个高效的沟通反馈机制,这就是小团队的好处,比较扁平化,高管能直接触达一线,员工也能获得高水平的锻炼。

  我当前的认识是:如果你一开始选择了小公司,那么最好要去一次大公司。如果你一直在大公司,那么你可以考虑换一家小公司。

  在小公司工作,虽然能力更综合,但格局和眼界毕竟有限。总要去看看千军万马是如何作战的,到底和特种小分队有何不同。

  在大公司,你会明白如何通过“体系”,“流程”,“组织”取得业绩,而不单单是依靠个人的能力。你能学习到架构、规则、盈利模式、组织管理等一些非常有用的东西。

  那为什么在大公司的人,还要换到小公司呢?因为你可能错把平台的能力,当成自己的能力,以为自己就值这个价钱。去一家小公司,会真正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以上和你分析的是“大型设计院”和“小型事务所”两类工作,基本上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其他工作类型我不是很清楚,但选择的判断依据是一样的,都需要仔细评估工作性质、资源视野和成长路径,你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研究研究。

  今天文章的主题的叫“抉择”,我们谈了很多关于薪资和工作选择的内容,在最后,我特别想着重和你分享的一点是:我们是在“选择”工作,而不要“委身”工作。换句话说,我们是为自己打工,而不是为老板打工。

  我们到一家公司,是在为自己的简历打工,公司只是一个塑造自己能力的环境,仅此而已。

  “给老板打工的人”,拿的是薪水,于是,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工作结果和工作质量,与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金钱回报相匹配。于是,他们经常说的话是这样的:

  相比之下,认为“给自己打工的人”,当下不过是同时顺便“也给老板打工”而已。于是,在做每件事的时候,判断工作结果和工作质量,有两个标准:

  给自己打工、给自己做事的人,“自然而然”就对工作结果和工作质量要求更高一些。而且,“给自己打工的人”还将获得一项巨大的能力优势,那就是能清楚地分辨哪些技能、哪些关系、哪些资源是平台给我的,哪些真正是我自己的。因为他们时时刻刻都在把每项工作,落实在自己的成长上。


本文由:178体育直播公司提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