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对象儿子林XX(化名)是家里的主劳力,顶梁柱,于2022 年7月份出交通事故,导致现在是植物人,因为家中实在无钱继续住院治疗,所以目前只能在家里进行康复治疗,2023年1月份林XX被评为壹级残。
儿媳妇李XX(化名)患有红斑狼疮经常需要看病吃药,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和服务对象目前也无工作,无收入。
服务对象夏阿姨(化名)夫妻目前接近70岁,年事已高,已无劳动能力,家庭生活非常十分困难。
服务对象家庭忽遭变故,正值健康壮年的顶梁柱儿子突然出车祸,在住院治疗期间多次被医生下达病危通知书,巨额的治疗医药费用几乎掏空了这个家庭的所有积蓄,而且后期康复治疗也需要一大笔费用。
夏阿姨现在作为儿子的照护者,为了预防褥疮要为儿子勤翻身,勤按摩,一个小时翻身一次,按摩也差不多,这是一个繁琐而且不断重复的过程。
同时还要及时了解相关的照顾常识,比如了解儿子的想法,学会处理儿子的情绪。
在照护过程中因遇到种种困难和折磨,不知不觉会出现心力交瘁、疲惫不堪、情绪低落等症状。
生理负担体现为睡眠不足、身体疼痛等症状;心理负担体现为压抑、愤怒、焦虑等情绪;经济负担体现为治疗、教育等支出压力;社会性负担体现在日常生活不规律、社会交往活动缺乏、家庭关系紧张等。
服务对象夏阿姨感觉失去对个人生活的掌控感,认为自我被照顾者角色“吃掉了”,产生无力感。
三是服务对象夏阿姨在照护植物人儿子过程中因遇到种种困难和折磨,不知不觉会出现心力交瘁、疲惫不堪、情绪低落等症状;
四是服务对象夏阿姨和丈夫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可以从事的行业几乎没有,且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态越来越差,能进行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几乎没有收入。
社会工作者通过专业的方法采取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的方式协调和链接服务对象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满足服务对象多重的问题和需求,多方联动,为服务对象链接各种正式资源和非正式资源,加强社会支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困境。
(1)链接体制内外的资源,协助服务对象申请体制内的临时救助、罗山县慈善总会的大病救助等相关救助,缓解服务对象儿子因大病带来的经济压力。
(2)协助服务对象家庭申请低保,解决服务对象儿子后续康复期基本生活问题。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
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在该理论的指导下,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理清楚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正确看待孩子因为意外瘫痪在床的状况。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是指一组由个人接触所构成的关系网,透过这些关系网个人得以维持其认同,并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服务、讯息、新的社会接触等。
包括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的资源,其中正式的资源包括村委、街道办事处、街道社工站、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公益资源、志愿者等,非正式的资源包括家庭、朋友、邻居、同学、亲戚等支持资源,可以提供给服务对象物质与精神的帮助和具体的服务,还可以帮助服务对象获取正式的社会支持资源。
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个案管理模式,采取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的方式,协调和链接服务对象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满足服务对象多重的问题和需求,构建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
在本案中,社会工作者通过走访,沟通了解到服务对象社会支持系统薄弱,随后制定帮扶救助方案,多方联动,为服务对象链接各种正式资源和非正式资源,加强社会支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困境。
第一次探访时,社工就服务对象夏阿姨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生活环境等方面问题进行调研了解,探访结束后根据该服务对象的问题、需求等信息制定符合该服务对象实际情况的服务方案。
第二次探访时,针对第一次探访后遗留的问题进行了澄清,引导案主重新整理模棱两可、模糊不清的感受。
并向服务对象介绍了初步服务计划,与对方探讨服务计划的合理之处与不必要之处,以此获得更合理、有利于服务对象的服务计划。
通过前两次的入户探访,社工与服务对象建立了专业关系,也对服务对象过去的生活与人生中的大事有了大体了解。
在本次探访中,社工以儿子出车祸、儿子与儿媳之前的家庭生活、三个孩子目前的学习生活、目前的家庭生活困境等为话题引导案主分享故事,观察案主的情感情绪变化,并对细节内容进行记录。
社工在与服务对象的交流沟通中了解到,儿子出车祸时正是青壮年期,是家里的顶梁柱,突如其来的变故几乎压垮了整个家。
车祸的后续事项都是儿媳与亲属处理的,儿媳已做到该做的了,并且在身体患病的情况下依然工作补贴家用。
社工听到这些故事给予服务对象鼓励,告诉她儿媳是个十分坚强且懂得感恩的人,经历这么多变故,还能不离不弃,已是非常伟大,这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
社工鼓励夏阿姨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变故,特别是家庭巨变带来的压力问题,很多时候不能一直处在负面情绪里面,这样问题解决不了反而因为自身的变化带来更多的变故。
社会工作者不断给予服务对象肯定,通过对质、启发与引导,帮助夏阿姨改变不合理的信念,让服务对象看到自身能力所在,对自己多一些称赞,明白自己的价值。
通过对服务对象家庭状况、社会支持网络和儿子疾病认知的了解,以及和服务对象进行交谈,社工预估,服务对象目前的困扰有两点,一是由儿子治疗和后期康复需要庞大的医药费造成的经济压力;二是对家庭未来生活开支大的担忧;三是服务对象资源不足,外部支持系统缺乏。
结合服务对象家庭情况、村、街道征求服务对象意愿,先行申请体制内的临时救助,解决最迫切的后续治疗费用;
然后根据服务对象儿子疾病情况,筛选符合服务对象儿子现阶段的体制内外的申请,告知服务对象申请了体制内的临时救助以后,可以申请低保,可以申请D县慈善总会的大病救助项目以及其他的一些社会爱心资源,社工协助服务对象进行了申请。
在这个过程中,社工带领服务对象认识发掘身边的有利资源,搭建支持网络系统,提升其应对风险的能力。
结案阶段,社工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通过一段时间的服务,服务对象是否有改变,社工也鼓励服务对象正面评价自己,减少焦虑。
社工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导向,积极发挥支持者、资源链接者的角色,联动多方资源参与,以街道为引领,社工为主导,村委协助,整合爱心人士、志愿者等各方正式资源、非正式资源,共同为服务对象提供物质经济支持与精神慰藉,改善了服务对象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问题及服务对象社会支持网络薄弱的问题,引导服务对象逐渐走出困境,勇敢面对生活挑战。
服务对象有了很大的心理安慰,有了依靠,通过政策申请,缓解了经济压力;目前服务对象的意愿、情绪、期望等得到良好的改善,情绪也比较稳定,生活态度积极,希望自己家庭以后能够越来越好。
在确定服务对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进行结案。社工并告知服务对象,社工接下来也会不定时的进行回访,了解服务对象的情况,有问题还是可以联系社工。
2024年1月22日,L街道Z村村民夏阿姨(化名)来到L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替儿子林XX送来一面绣有“真心真意,为民解忧”的锦旗,以感谢L街道社工站帮其解困纾难的暖心之举。
“一面锦旗,代表了服务对象对我们社工工作的认可,也让我们有了更多前行的动力。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不忘初心,更好的服务有需求的居民。”
目前服务对象与社工的交谈中没有出现消极的话语。根据服务对象反映,目前儿子身体有明显好转,有轻微的意识,可以与儿媳以及小孙女互动,可以看得出来服务对象心情变好,看待事情也更加乐观。
服务对象成功申请到低保,大病救助项目5000元,基本解决了服务对象儿子康复期基本生活,而且后续的医疗报销比例也有所提高;
虽然不能完全解决服务对象的医疗费用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医疗救助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服务对象对于家庭经济的担忧,给予服务对象及时的经济援助,后续获得良好的治疗。
社工站将链接爱心资源,为其链接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争取政府年底慰问物资,给予其实实在在的帮扶。
1、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将政府体制内救助和社会援助进行有机结合,将众多资源整合成“组合拳”,有效帮扶大病患者家庭走出困境的成功案例;
L县民政局、L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Z村,L街道社工站及时高效地救助和支持让服务对象能够有信心去面对家庭巨变。
2、此个案需求较为明确,在申请临时救助、大病救助时,服务对象由于自身原因对社工较为依赖,社工发现苗头后,结合后续救助资源的申请,及时进行鼓励引导,让其不断地尝试做一些新的改变和努力,挖掘其自身潜力,提升其自主能力。
3、在此个案跟进中,社工是资源的链接者,向服务对象提供医疗救助的资源信息,尊重服务对象的自决权;在申请过程中,充分发挥服务对象优势,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协助服务对象处理问题,激发服务对象内在动力,同时引导发掘利用身边的资源,搭建外部支持网络;
4、在非理性信念的处理方面,运用情绪ABC理论,社工倾听服务对象的烦恼,同理服务对象的感受,让服务对象正确认识儿子自身疾病状况,消除负面情绪,改善非理性信念。
5、在服务介入过程中,社工身具多重角色,形成并运用一整套干预措施,共同为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动态化的帮扶,同时要坚持个别化的原则,根据服务对象呈现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服务。
本文由:178体育直播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