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体育直播坝上围场:绿水青山间唱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4-27 02:53:16    浏览:

[返回]

  2006年,“北漂”李艳军回到家乡——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四道沟乡庙宫村,投资建设了旅游酒店,成为围场县最先吃上“旅游饭”的人之一。

  庙宫村是木兰围场七十二围之一,是清朝皇室狩猎的必经之路。满语称为“伊逊哈巴奇”,意为“小河从险峻山峰旁流过的地方”。这里不仅有乾隆御书的“入崖口有作”碑,也有嘉庆御书的“木兰记”碑,正是因为每年秋季在这里举行围猎盛会(史称:木兰秋狝),所以嘉庆将自己的行宫修在村里的庙后,留下了全国罕见的一座宫庙合一建筑。

  庙宫村青山环绕、绿水环流,有文化、有古迹,每年从8月到12月瓜果飘香,但旅游业一直发展不起来。“那时家家养牛羊,粪便到处都是,让人下不了脚。”李艳军回忆,许多游客都对他说,“庙宫村的风光没得说,就是环境卫生让人皱眉头,白瞎了这么好的景。”

  2013年,作为河北省第一批试点,庙宫村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道路硬化、庭院美化、自来水入户、污水管网入地、牲畜集中养殖……村里还建起了小花园,胡同巷道里几乎见不到垃圾,房前屋后都是群众种植的花花草草,庙宫村彻底变了样,先后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文明村”“河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村”等殊荣。

  庙宫村的蝶变,从事旅游业的李艳军是直接受益者之一。就在美丽乡村改造后的第二年,他的旅游酒店收入从此前的年均二三十万跃升至三百来万。不仅如此,庙宫村党支部书记冷常欢介绍,近年来庙宫村还成了影视拍摄取景地,截至目前已有5部影视剧在这里选景拍摄,“慕名前来的一些外地游客来了就不想走,纷纷打听能不能在村里租房长期居住。”

  面积超过9000平方公里的围场县,是滦河、辽河两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和省级湿地公园2个、国家级沙漠公园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全县保护区和景区面积超过县域面积的三分之一。

  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核心区和塞罕坝精神的发源地,围场县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锚定乡村振兴总目标,大力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借鸡生蛋”的故事听过,但“借牛下犊”的好事,养了几十年牛的哈里哈镇哈里哈村村民陶远军想都不敢想。

  2018年,陶远军以每年每头1200元的租金,从围场新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租赁了10头母牛。“一年一个犊,三年五个犊”,6年下来,这10头母牛已为陶远军家繁殖了80头牛。

  2014年,新瑞公司选择来围场养牛乃至后来将外地牧场的母牛转运到围场集中养殖的出发点,正是看中了围场优质的牧草资源和相对温和的气候。“这里能养出好牛。”新瑞公司副总经理赵秀娟说,在助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新瑞公司和地方政府共同探索了“托牛份养”的模式——将公司的母牛租赁给养殖户,养殖户根据当年牛肉的行情付出一定的租金,不想租了再把母牛还给公司。这既帮助群众增加了收入,又降低了企业的养殖成本。几年来,新瑞公司累计出租母牛7000余头次,惠及围场县37个乡镇的270户群众。

  双赢的结果,是新瑞公司有了更多资金建设饲料厂、屠宰场和电商平台,完成了养牛的全产业链条布局。赵秀娟算了一笔账,以往养殖户卖牛只能找经纪人,价格不透明,今后直接卖给新瑞公司屠宰销售,加上购买饲料节约的成本,每头牛可为养殖户增收3000元左右。

  “这可了不得。哈里哈镇现有19000头牛存栏,这能给群众增收数千万收入。”哈里哈镇党委书记李树军说。

  生态是围场最大财富、最大优势和最大品牌。围场人在坚持绿色发展的过程中,着力在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尤其是生态运营上下功夫,做大马铃薯产业链,做强畜牧产业链,做优蔬菜产业链,做深林果产业链,做精中药材产业链,做好做足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文章。

  承德木兰林业集团,是围场县林木种苗协会152家会员之一,拥有苗木基地4400亩,每年向京津冀地区供应大量绿化苗木。旗下占地500亩的塞罕坝生态科普园,不仅是优质苗木培育基地,而且是3A级旅游景区,以其优美的园林和湿地景观,吸引着大批游客游览观光。

  “当地许多苗木企业,现在都在大力发展造型松。这种本地松树,经过能工巧匠5年的微景观设计和艺术造型培育,价值可达上万元,比普通树苗增值七八十倍。”塞罕坝生态科普园经理冀树平说,围场苗木企业的产品销售正由卖树苗向卖园林服务、卖景观、卖创意转变。

  “伴随着围场苗木企业转型升级,当地群众也从土地租金、就近务工、入股分红中增加了收入。”冀树平说。

  与众多企业在第一产业上深耕不同,围场许多群众也立足绿色生态,走上了从事服务业的致富路。

  对于这个洋气的地名,57岁的蒙古族群众付崇民打心眼欢迎,“这会让我们的民宿生意越来越红火。”

  生活在有着“塞罕坝下第一村”之称的哈里哈镇83号村的付崇民注意到,每年从村口公路到塞罕坝旅游的人多达数十万。“坝上旅游生意这么红火,我们是不是也搞个民宿?”

  付崇民和几位同样只会养牛的村民一合计,把家里收拾收拾,像模像样地搞起了游客接待。让付崇民没想到的是,他家5间房,几乎天天爆满。尽管房费才150元一天,但一年下来也有10来万,“比养牛强多了”。

  更让村民们想不到的是,年初村里搞工程,居然打出了一眼温泉。县里找专家鉴定,温泉竟然还达到了理疗标准。

  这一下全村沸腾了,51户人家中,除了先期已经涉足旅游的26户群众,其余家家都打算发展民宿。付崇民也合计大干一场,不仅投入数十万元把老院子改造成了温泉入户的精品民宿,而且让在城里工作的儿媳回家操持,“这是可以留给子孙的事业,要干就得干出名堂。”

  2017年,围场土豆丰收后销售不畅,急坏了牌楼乡牌楼村驻村、河北省商务厅干部李书立。他四处求人采购,却收效甚微。实在没办法,他找到了县里的电商平台。

  让他震惊的是,市场上每斤1角8分没人要的土豆,一“触网”竟然卖到了每斤两元多。

  电商的带货效应,让李书立找到了帮助群众致富的路。他向商务厅申请商贸流通专项资金,在牌楼村建起了覆盖全乡9个村的蔬菜恒温库,并在牌楼村申请建立了商务部电子商务培训基地,面向普通群众提供电商从业培训。

  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外打工的陈可心,就是听说村里有了电商培训后,回村干起了主播。“我的粉丝还不到1万,但收入已经与打工差不多了。我喜欢这份家门口的工作,每天在网上销售家乡的土特产,自由、有创意,还能照顾老人。”

  如今,牌楼乡从事电商行业的群众越来越多,牌楼村也成了围场县有名的电商村。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的底色是绿色。围场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仅引进了一批新能源装备制造、风光储氢制氢、新型环保材料等延链强链项目,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400万千瓦,而且大力发展以生态板材、沸石新材料、伊利石功能材料为代表的环保新型材料产业,年产值突破10亿元,获评“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给乡村振兴注入蓬勃活力。

  御道口镇三复兴地村,一个曾经人均有5头牛的传统养殖村,如今在村里却看不到一头牛,也见不到一处动物粪便。

  “牛都在村子外面集中养殖了。”正在村里休闲广场打扑克的村民崔凤岐说,“村里要发展牧光互补项目,还搞了旅游规划,我们已经不让牛进村了。”

  牧光互补,是三复兴地村产业升级的积极探索。村里将部分荒滩地出租给新能源企业进行光伏发电,涉及土地出租的群众年人均租金收入达到14000多元。“这还啥都不耽误。村里正在和企业磋商建立合作社,把出租荒滩地上的牧草提供给群众养牛。”三复兴地村党支部书记任万江说,村里已经做出规划,和新能源企业一起开发“光伏+旅游”项目。

  75岁的崔凤岐就是这一项目的受益者。他说,荒滩地出租时间20多年,分四期给租金,他家仅第一次就拿到了50余万元租金。

  和三复兴地村一样,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围场县以生态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近5年来,围场县地区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持续增长。2021年围场县被评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22年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为目前河北省唯一同时获得两项殊荣的县。


本文由:178体育直播公司提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