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龙镇是钱塘江源头,出境水常年保持I级标准。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住龙镇在红军街开启活水进村工程,引来大量游客纷纷驻足流连。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与老街上的6000多盆花与彩鲤共同描绘出一副“鱼游水中,人游花中”的生动景象。
老街村民充分利用屋前院外边角地、空闲地,种花草、晒生活。打造街头巷尾充满浓郁的花香、石板道路干净整洁、农家庭院景观别致的老街风貌。
村民叶金兰种植盆景已有30多年,她称自己为“造型师”,隔三差五就要对这些盆景进行修剪,各具造型的树根盆景与争鲜斗艳的花簇拥在庭院中,整齐美观、绿意盎然。
叶金兰说:“我喜欢花花草草,我觉得种植盆栽非常养心,养护的过程也使人非常愉悦,游客们都会来我的庭院观赏。”
这条老街曾住着多个交通员和联络员,还有一些村民加入了红军队伍。由于老街小弄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当年交通员就是利用了这里的地形,使红军战士一次次化险为夷。
目前住龙镇上健在的红军失散人员1人(周调村:罗凤养),老通讯员、交通员、游击队员还有6人(建胜村:范仁秀、叶陈生、杨连招;西井村:毛叶旺、范家明;周调村:刘春珍),其中年龄最大的罗凤养老先生已有102岁。
老街两旁住着很多老守艺人,“传承手艺,流传文化”。住龙镇始终秉承着“我家住在文化礼堂中”的理念,特色打造红色书屋、剪纸、酿酒、书法、绘画、盆景、守艺人等特色文化户13户,将“文化+”运用到每一个细节中,努力把整个村打造成一座文化礼堂综合体。
小吃是反映当地饮食特色及社会面貌的最好体现,是一个地区不可或缺的重要饮食文化,更是离乡游子对家乡食物最好的慰藉。老街两边摆满了乡村小吃,酸枣糕、蕃薯干、土豆片……这些小吃,全部是采用传统工艺制作,没有任何的防腐剂、添加剂,味道却一点不比膨化食品差,同时它们还承载了许多80后、90后童年的味道。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本文由:178体育直播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