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体育直播林长制|静安区:秉持“公园城市”理念持续推进林长制落地见效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11-25 20:58:31    浏览:

[返回]

  实施林长制是党中央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推行的重大举措和制度创新,连续两年被纳入上海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按照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沪委办〔2021〕52号),上海已于2021年底全面建立林长制,明确了市、区、乡镇(街道)主要领导担任林长,实现了林业、绿化和湿地资源全覆盖管理。围绕全面推深做实林长制,上海将进一步夯实基础、完善制度,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要求,确保林长制运行高效顺畅、落地见效。

  静安区以林长制工作为引领,建立区总林长、街镇林长、居民区林长三级林长责任体系,全区动员,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夯实基础,统筹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打造绿化生态引领区,城区林绿资源建设和保护得到显著提升。

  静安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全区共有13个街道1个镇、263个居民区、总面积37.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7万。全区公共绿地面积330万平方米、单位绿地面积202万平方米、居住区绿地面积297万平方米、立体绿化面积40万平方米、古树名木138株,绿化覆盖率25.1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37平方米。

  静安区双总林长高度重视,召开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并开展总林长巡林和重点工作检查督导。

  区委书记、总林长于勇检查督导位于陕西北路457号上海辞书出版社附属绿地开放共享项目推进工作。

  区林长制办公室设在区绿化市容局,分管区长任办公室主任,区委组织部、区规划资源局等15个部门为成员单位。静安区依托林长制建立区、街镇、居民区三级林长责任体系,共设区级总林长3位、街镇级林长108位、居民区林长263位。区林长办制定《静安区林长制检查督导制度》《静安区林长制考核评价制度》《静安区林长制约谈办法》等配套制度,并将林长制考核纳入对各街镇绩效考核内容,作为对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评价、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提任使用的重要依据,从制度上保障林长制工作的全面实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管理职能与检察监督职能的合力作用,协同提升静安区绿化生态系统功能,推进生态宜居的美丽城区建设,依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及静安区委、区政府《静安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等规定,充分发挥区检察院行政执法机关职能作用,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与上海市静安区林长制办公室结合本区林长制以及绿化建设管理工作实际,建立“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合力推进生态宜居的美丽城区建设。

  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董学华,区绿容局党组书记、局长、区林长办常务副主任张西飞为“公益保护观察点”揭牌

  明确工作目标,把握“林长+检察长”协作要求。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聚焦公园城市建设要求,进一步提升对林业绿化资源保护重要意义的认识。双方坚持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共同守护林绿资源,共筑静安“绿化生态引领区”生态安全大屏障。

  确立工作原则,发挥“林长+检察长”协作效能。成立协调小组,明确协作重点,协力加强对林地、绿地、古树名木等林绿资源保护力度,严肃查处各类破坏绿化及绿化设施等违法行为,通过行政处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公益诉讼,督促违法行为人及时修复、治理被破坏、污染的生态环境资源,以共建共享共治方式,提升“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水平。

  细化协助内容,提升“林长+检察长”协作力度。推动公益线索收集平台与“沪林通”、区级数字林长智慧平台行政执法信息的交流共享,逐步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定期通报涉林涉绿公益诉讼案件办理情况; 办理涉林涉绿、野生动植物保护公益诉讼案件时,深度合作,提出专业建议和技术支持;推动设立“公益保护观察点”;积极适用补植复绿、劳务代偿、替代修复等多种修复模式;探索建立“生态检察+碳汇”工作机制。

  健全工作机制,提升“林长+检察长”协作效果。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双方互通工作情况,共同分析研判涉林涉绿类执法突出问题;设立业务培训机制,通过联合调研、工作座谈、人员交流、同堂培训等方式加强理论和实务研讨,提升业务水平;健全宣传普法机制,双方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用好辖区内公园、公共绿地等资源,利用植树节等重要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提升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坚持各负其责、各管其辖、互相配合,重视林长制与检察院协同作用,以“行政+检察”模式提升静安区处理占绿毁绿案件效率,破解生态环境保护难题,共同为静安加快建成“绿化生态引领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公园城市作出贡献。

  2022年,沪绿委办下发《关于推进市民园艺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市民园艺中心是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市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载体,是园林绿化行业服务社会、惠及民生的重要窗口,也是社区园艺师为市民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的重要场所。静安区积极推进市民园艺中心建设,并创新将市民园艺中心与林长制结合,打造“林长驿站”。

  把握基本功能,促进绿化惠民。静安区截止目前共建成10座林长驿站,预计至2024年底将达到18座,集绿化服务、绿化宣传、园艺培训等功能于一体,为各级林长、社区市民、白领、学生提供林绿行业学习培训、兴趣活动、工作交流、沟通协调等方面的平台和支持。

  突出特色亮点,打造示范驿站。静安区林长办鼓励街镇挖掘优势资源,探索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的模式,差异化打造特色林长驿站,发挥示范效应和影响力,推进家庭园艺服务体系建设。曹家渡林长驿站作为结合花卉与咖啡的休闲场所,具备家庭园艺、花卉售卖、插花课程、园艺课堂等一站式服务,以“展览”“非遗”为特色,成功举办公益花市、非遗集市,举办绘画、唐卡、苏绣等专题展览,深受周边市民喜爱。

  加强多方联动,丰富驿站功能。静安区林长办积极拓宽林长驿站功能,与党建、自然教育等结合。闸北公园林长驿站所在的闸北公园具有红色背景,承载着革命先烈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区林长办积极促成闸北公园林长驿站挂牌党群服务站点,划分市民园艺中心、组织生活室、协商议事厅、园艺课堂、茶室服务区等区域,设有母婴室等,放置党的理论学习、文化等书籍,让周边的居民、白领、驻足休憩的清扫工人均能享受园艺氛围、汲取红色力量。数智花园林长驿站地处口袋花园,区林长办积极推动挂牌全区首家自然教育基地,作为各级林长、学生、市民群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科普教育、动手实践的基地,开展自然导赏、生物多样性科普等课程,促进自然教育科普。

  扩大宣传广度,上线园艺云课堂。静安区林长办推出“园艺云课堂”,作为专业知识培训、市民兴趣爱好培养和护绿精神传播的公众平台,邀请林长驿站园艺师、行业内专家老师以及社区园艺师进行授课,视频在静安绿化市容公众号、静安林长公众端与市民见面,内容涵盖花艺技术、绿植栽培、园林导赏、百姓园艺等。

  曹家渡林长驿站和闸北公园林长驿站获评为2023年度“优秀市民园艺中心”, 曹家渡林长驿站获得“艺术角落”赛道的匠心创意奖和人民满意奖两项荣誉。

  林长驿站是静安区推进林长制工作的一项机制创新,是宣传爱绿护绿、提升区域绿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林长驿站为周边市民群众提供园艺服务,丰富“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为市民林长、单位林长、居民区林长、街镇林长提供林绿行业学习培训、兴趣活动、工作交流、沟通协调等方面的支持;也为区林长办、街镇林长办工作培训、开展园艺课堂提供场所,以多元的功能为林长制工作提供助力。园艺云课堂为市民园艺爱好者提供精彩的课程,进一步扩大林长驿站服务范围,促进林长制工作宣传。

  摸清绿化底数,明确资源权属。为加强林绿资源保护,静安区林长办组织各街镇林长办对全区绿化资源状况进行普查登记。各街镇通过实地走访、校对资源底数,形成辖区绿化资源清单。静安区林长办加强绿化数据分析汇总运用,制作全区绿化资源“一张图”,做到家底清、责任明,并每年进行动态调整,摸清了区域绿化资源家底,为静安区绿化资源管护到位筑牢基础。

  丰富数字系统,提升社会效益。为进一步推动静安“数字林长”方便市民了解与体验,建立面向公众的微信小程序,推进林长制工作成果宣传与应用。小程序对市民开放区林长制工作动态、公示信息、绿化导览、活动报名、市民巡林、花卉快讯等功能。

  静安数字林长平台(小程序)实时更新区林长制工作动态,直观体现区林长制工作成效,让市民群众更便捷地了解区域内绿化的资源信息,并广泛地参与到绿化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中来。

  原标题:《林长制|静安区:秉持“公园城市”理念,持续推进林长制落地见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本文由:178体育直播公司提供

搜索